• 156-1758-1081
  • 9:00 - 18:00

内容详情

限电引发!辽宁一企业因限电发生煤气泄漏,23人中毒送医!

发表于:2021年09月30日

从辽阳市委宣传部了解到,9月24日,辽宁澎辉铸业有限公司因突发限电,导致排风系统停运,发生高炉煤气中毒事故。
事故中,共有23人送至辽阳市中心医院救治。截至27日,23人仍在医院接受观察治疗,暂无生命危险。

辽宁回应拉闸限电:保证有序用电

据央视新闻消息,26日,辽宁召开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会议指出,7月份以来,由于发电能力大幅下降,辽宁省电力短缺。9月23日至25日,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为防止全电网崩溃,东北电网调度部门依照有关预案,直接下达指令执行“电网事故拉闸限电”,用电影响范围扩大到居民和非实施有序用电措施企业。
会议要求:①辽宁省工信厅要保证有序用电实施到位,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②各地方电力运行主管部门避免拉闸限电涉及安全生产、民生和重要用户。③电网公司要延长有序用电负荷缺口预测时间和预警等级发布时间,扩大告知范围,便于用户提前安排用电计划。④发电企业要提高用电高峰时段发电能力。
一氧化碳中毒机理

煤气中毒一般为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和无刺激性的气体,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之一。一氧化碳由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产生,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 200 〜300 倍,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并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为严重。此外,当人体意识到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麻痹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自主运动,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在意识到自身中毒时往往已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发病预兆及表现

人体在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一般多无预兆,中毒症状及受损伤程度与病人接触一氧化碳的时间长短、浓度大小有关,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 3 类 :
      轻度 :
人体接触一氧化碳时间较短,受害者头晕头痛 , 眼花耳鸣 ,心慌乏力 , 恶心呕吐。只要吸入新鲜空气 , 症状可消失。
      重度 :
人体接触一氧化碳时间较长,嗜睡 , 呼之有反应,面色潮红或皮肤黏粘膜樱桃红色。呼吸脉搏浅、快 , 吸入新鲜空气后 , 多在数小时内清醒。
      垂危者 :
人体长时间接触一氧化碳,已呈意识不清醒状态 , 面唇紫绀,呼吸困难,四肢冰凉,脉律不齐,血压下降 , 肢体瘫痪 , 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 但面色仍可呈潮红或皮肤呈樱桃红色,若不及时进行施救会导致人体机能受损直至死亡。

中毒事故原因

造成生产过程中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往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艺及设备设施本质安全水平不到位。
受工艺水平限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除,以致在受限空间内积聚,危害作业人员生命安全。
     2. 厂内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不规范。
受限空间作业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业前未落实安全作业证要求,对前后工序未实现能量隔绝 ;作业时未对作业环境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检测,未安排必要的监护人员。
     3. 人员思想麻痹,培训教育不到位。
企业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和岗位操作培训不到位。作业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没有预见可能发生的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缺乏相关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在抢险过程中贸然行动,未进行科学判断及采取合理应急处置措施。
     4. 救援不当形成次生伤害。
在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发生后,往往由于应急指挥、现场处置措施不当,易形成次生灾害事故,即抢险救援人员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未做任何防护措施,就对受限空间内的被困人员进行施救,造成抢险人员吸入一氧化碳后被困,以致形成人员二次伤害。

中毒后的急救

首先,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应迅速疏散事故区域内闲杂人员,设置警戒带,对受限空间内气体进行必要检测。救援队伍应组织人员佩戴空气呼吸器进入受限空间内进行强制通风,并对空气置换过程进行监测。作业过程中应避免明火,防止一氧化碳气体燃烧和爆炸。
在通风并确保受限空间气体检测合格条件下,救援小组应安排人员佩戴呼吸器进入,对无明显内外伤的被困人员可实施人背救护出舱。
其次,将中毒者转移出受限空间后,应迅速将其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顺畅。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而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人员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进行人工呼吸。

必须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员进行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因而对昏迷较深的人员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不可停止,以保证被救人员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脑神经坏死。

事故预防措施

为从根本上避免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工厂安全生产管理应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护措施,尤其是必须严格遵守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要求。
    一、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1、作业环境情况复杂
首先,受限空间一般平时处于密闭状态或低洼处,通风不良,不利于有害气体的排出。其次,受限空间一般较狭小,对于作业人员的逃生及获救都有影响。再次,一些受限空间与其余设备或能量相连,如未完全切断其连接,就可能在作业过程中遭受突如其来的伤害,如相连管线未用盲板切断,导致作业过程中,物料突然进入受限空间;有搅拌装置的未彻底切断电源,导致人员误操作意外启动搅拌装置等。
2、危险性大且隐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严重后果
受限空间内气体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基本上都发生在瞬间,有些有毒气体呈无色无味状态,更易造成人员的伤害,如硫化氢气体浓度在0.012-0.03mg/m³范围内是属于人员的嗅觉阈,此范围内人员可闻出臭鸡蛋味,但在超过此浓度范围,对人体产生更大危害的时候,人员却无法闻出任何味道。
3、容易因盲目施救扩大伤亡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数据,说是在受限空间作业事故中,死亡人员有50%是救援人员,这清楚的提醒了我们,救援人员的伤亡在受限空间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主要还是因为作业前,未对作业场所进行风险辨识或有些单位作业人员安全知识匮乏,导致在作业人员发生事故时,外部救援人员不知道造成该起事故的原因,就在未采取任何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救援。
二、防范受限空间事故应落实的措施
1、制定完善的受限空间作业制度,并落实作业证审批制度。
作业制度应规定各项作业安全要求,主要是以下几项内容:
①要确保受限空间和与其相连的管线、能量源彻底的隔离。这里所讲的与管线的彻底隔离是指要将该管线拆除一段或用盲板进行隔断,而不单单是指将管线上的阀门进行关闭;与能量源的彻底隔离是指针对那些带有搅拌器等的动力设备而言,需在电器室将电源保险丝拔除,并将电源箱上锁并挂警示牌,避免人员误动开关而意外启动搅拌设备。
②要将受限空间清洗或置换。受限空间有些可能存在易燃或有毒气体,有些可能氧含量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入其空间内作业前,必须先对其进行通风置换,确保可燃及有毒气体置换出空间,氧含量符合要求。通风时可采取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自然通风主要是指将受限空间上的人孔或盖板等打开,通过空气流动进行置换;强制通风可通过鼓风机将排风口从空间上部深入至底部,强制进行置换,但在强制通风过程中,禁止向受限空间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避免造成火灾及人员富氧中毒事故。
③作业前应进行气体监测。如何确定空间内气体已符合人员进入的要求呢?这就必须要依靠仪器,现在的复合式气体检测仪一般均可直观显示检测气体的氧含量、挥发性有机物(voc)、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el)等数值,对于存在危害的作业单位,建议应购买一台检测仪,确保在作业前明确空间内气体是否符合要求。
④配备个体防护措施。有些设备可能存在腐蚀性介质,这就要求作业人员进入时必须佩戴好相应的防酸碱工作服;有的环境较复杂,要求作业人员栓带救生绳,这样在发生状况时,外部的监护人员就可以不进入空间内部直接将作业人员拉出该空间。
⑤内部空间用电安全。在空间内使用的照明电压应小于36v,在潮湿、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同时有可靠接地。
⑥设置专门监护人员。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在空间外应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监护,作业前应确定好联系信号,作业过程中随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监护人员严禁脱岗,并负责对人员及工具进行清点。
⑦落实好安全作业证要求。每次受限空间作业前,应签核安全作业证,只有落实了作业证审批制度,才能确保以上的安全措施可以完全落实,才能确保责任明确,监管到位。
2、开展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宣传和教育
受限空间作业涉及众多行业、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加强全民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是防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
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栏、专题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各种可以利用的形式宣传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和防范事故的方法,提高职工和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
3、认真做好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企业要把受限空间的安全作业作为新员工入厂培训和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定期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有防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内容,每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对所有参与作业的人员再进行专题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从事清库、维修作业的临时工、农民工、外包单位人员等的安全培训,未经专门培训,不得安排参加受限空间作业。


请您把问题反馈给我们!

热线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