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本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内卷现象是极具负面意义,内卷是一种竞争的不必要、不理性;对人精神的打击和摧残。
内卷就是向内发展,是低水平的复杂化,在内卷化的时代,所有人的精力都消耗在无意义的重复工作中,蛋糕总量没有变大,分蛋糕显得愈加紧迫,即便你不想内卷,但也不知不觉就随着大家一起卷起来了!说白了,内卷并不是一种不好的演化,更宽泛的说,所有无实质意义的消耗都可以称为内卷!当代忧虑的中国人愈发感到自己陷入了某种内卷中,内卷化已成为颇受舆论关注的社会问题。
人声鼎沸,争论纷纷,无论是正面的专家,还是受检的企业方,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来自全国各地行业人士的不同“声音”。先看看《化工安全专家请停止内卷》这篇文章(略有改动)
比较明显的“内卷”,行业专家共勉
1、咬文嚼字——为找隐患强说愁!
很多的专家在进行安全检查的时候拿着放大镜对着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工作文件逐条逐字的进行检查(校对),有个词不当就当作了隐患提了出来,比如受限空间和有限空间问题,非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其实连国家监管部门有时候下的文件都不一样,你又何必如此呢?目前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还没有到像作诗一样进行“推或者敲”,这样的内卷让企业无所适从,因为你的语文功底也不怎么样的,都这这么玩的话安全人员的学历不用要什么化工相关专业了,都改成中文相关专业比较合适!
2、安全标志牌——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标志牌居然也可以作为隐患了,甚至可以作为重大隐患了!标志牌真的重要吗?我们目前的安全意识水平是电动车和行人连红灯都敢闯,标志牌有用吗?笔者不否定标志牌的作用,但他的作用在目前可能更多是体现在法律层面的责任上,比如有人溺水死亡了,最后处理意见是主管部门没有河边树一个“禁止游泳”的牌子,我等俗人是无法理解这个逻辑的!但是,那些标志的顺序真的重要吗?那些尺寸大小真的重要吗?我们的安全管理的核心究竟是什么呢?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吹毛求疵呢?
3、相关人员的初始专业——英雄也问出处!
三年整治计划中对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进行了要求,也给安全专家们多了一个发挥的空间,一时之间很多干了很多年安全的人开始瑟瑟发抖,难道这样就干不成了吗?笔者也差点被干掉(真干掉也行啊),干了二十多年安全,也是略懂一点,就因为初始学历看着不像正经的化工相关专业,就要说成隐患,心里瞬间戚戚然,但也有点暗自窃喜:提吧,早不想和你们完了!在这里笔者是这样理解的:一是如果新入行的同志们,可以对学历及专业有所要求,这样对于未来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干了很多年的同志是不是应该从轻发落呢?真的干掉了,别人就能干得好吗?你行你上呗!
什么样的人才能当专家?选聘专家是看专业还是看能力?专业不符,还是专业相符?这也许是有些专家之间谁也看不上谁的纠结之处吧。有的专家出去检查,虽然不是注册安全工程师、不是安全评价师,但是现场经验丰富、隐患排查能力强,有些虽然有这个证那个证,但是不懂标准规范,查问题全凭自己感觉,提问题不找任何依据。个人观点还是一方面能力大于学历,另一方面专家提问题要有理有据。
4、安全生产责任制——被检查时方恨少!
笔者从来不否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性,他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或者是牛鼻子!反正怎么说都为过,于是乎成了安全检查的和重点和重灾区,反正每次安全检查只要提出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肯定是不行的,肯定是修改的!那么,安全生产责任制究竟是干啥用呢?有人说是为了追责,纯属扯淡!发生了事故该追责的时候,有没有责任制、责任制全不全根本没关系,安全生产法里面全有呢,要啥责任制呢?笔者认为责任制其实就是让我们每个人知道自己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而已,那么,每个人的责任是他们自己知道呢,还是安全专家知道呢?知道的东西有时也是很难描述清楚的!所以检查安全生产责任制,意思到了即可,不用纠结!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检查时一定要与人事部门的岗位职责对应出来,有什么样的业务才能对应有什么的安全生产职责,不能凭空想象,毕竟每个企业每个部门的职能定位、每个岗位的业务分工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涉及大的问题,如有的岗位没有安全生产职责,这个可以当问题提出来,如果小问题立行立改或作为建议,直接告诉企业就行了,不必上纲上线弄成个重大隐患。
5、特殊作业票——问天下谁是英雄?
这个问题可能是内卷最厉害的,到什么程度呢?全国几乎没有一家的作业票(以动火票为例子)是合格的(当然,除了近期某公司对声明的是全国唯一一家可以生成合格作业票的!)!我们不禁要问,专家哪里来的?企业!他说别人的不合格,他能搞合格吗?不能!哈哈,多么扯淡的逻辑啊!我们可以先捋一捋啊,开作业票是为了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四个作用:一是合法合规层面,一个标准写出来如果全国的企业都理解错了,究竟是谁的错呢?你写的是武功秘籍吗?难道是传说中的《葵花宝典》吗?因此说,这个应该是一个很容易达到的层面,可是现在问题都在这里,咋回事呢?二是技术层面:分析出来作业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然后让大家认知到;三是管理层面:保证我们的风险管控措施得到严格的执行,从而保证作业的安全进行;四是发展和可追溯层面,这些原始资料也是我们安全管理中可以累计的部分,是我们进步的台阶。如果满足上面四个层面,还纠结什么呢?
6、静电跨接——白马非马!
笔者前些年曾经去江苏的一家企业检查,发现他们所有的管道都进行了静电跨接,包括各种水管、蒸汽管、氮气管,这么说吧,只有有法兰就有跨接!他们解释说专家检查要求的,当时开玩笑说:那么专家的裤子和上衣跨接了吗?两条腿之间的跨接测了吗?静电是无处不在的,但是并不是对什么都有危害的,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人在行走的时候需要加一个放倒扶的装置了!如果你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跨接就不要提了!要不真的很丢人的!
静电跨接主要目的是用于消除静电,防止静电火花的产生,利用导电性比较好的金属将两个法兰或者阀门法兰间连接起来,将管道接地,法兰一般都做防腐造成接触不良容易产生火花。这类问题提一遍即可,不必翻来覆去地抓着不放。
7、询问员工安全知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很多专家在安全检查时候喜欢询问员工,并以此来验证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安全培训效果,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并且很专业的的操作,但是,你都问了什么呢?有的专家这么问:你知道这次安全生产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吗?你知道某某事故和事故教训吗?你知道某次会议领导讲话精神吗?你知道某某文件吗?好好的一本经被歪嘴给念歪了!作为基层员工,有的东西他真的没有必要知道和掌握,他们应该知道什么呢?笔者认为有四个方面内容足矣:一是工作内容和职责,包括负责工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状态等;二是知道自己岗位的风险状况;三是知道这些风险的防控措施是什么,并且熟悉这些风险防控措施目前的状态;四是知道这些防控措施失效了怎么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应急处置。一个员工,能够掌握这些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员工了,扯别的真的没有必要!
问题要基于实际,不可纸上谈兵。与员工座谈,这种形式其实是比较“高级”(比较实际)的检查方法,通过随机抽查干部员工,既能检验hse工作的真实性,又能让专家得到答案,来验证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安全培训效果。但是问问题,怎么问、问什么,是关键。支持座谈问询方式检查,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8、检查安全手续——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有时候一些专家在检查时候能把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惹哭或者暴跳如雷!为什么呢?逮着企业的安全评价(甚至是预评价)、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料一顿猛查,不是不能检查,但如果把检查重点放在这里的话,你是不相信企业?不相信第三方?不相信参与过程的专家?还是不相信属地的监管部门呢?那些合法的手续都是合法的途径获得的,你一下子说不合适,让企业如何整改呢?是不是让有关部门先去调查其合法性呢?我们可以认为目前阶段这些东西可能会存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不是一方面造成的,甚至可以说是目前的整体水平决定的,都是这个样子,目标很远大,但要一步步走,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客观看待三同时检查。安全评价报告利于专家快速、清晰了解企业现状,当然不会“一顿猛查”,但也不是不能查。如:一家企业安全评价报告有漏项,对有问题的不纳入评价范围,或者对含糊其辞满足。再如符合性评价时,合格的都写符合,不合格的就空着(这还是尽责任的评价机构),如果单凭委托方甲方意见,难免会听之任之,发现不了问题。
9、风险分析——龙生九子各不同!
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风险分析非常重要,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的核心,因此很多时候也会去检查这些风险分析材料,笔者非常认同!但是,风险分析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每个人的水平、认知、工作经历、出发点不一样,关注点也不一样,因此,不要轻易去否定别人的工作,可以提出不同的建议,但不能作为隐患提出来!不信的话,你做一个,让别的专家来评审,不批死算我输!因为这东西根本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谁无法做的万无一失,那不科学,没有依据和标准,何来隐患呢?作为技术交流绝对是好事,但作为隐患真的很害人的!
重在提高风险分析的能力。风险分析材料的检查,不在于发现多少问题,或追着内容不放,更重要的在于教会企业风险分析的能力,让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到风险分析中来,让操作人员去注意风险危害因素,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10、检查结论——否定一切!
企业在接受检查时候最怕的环节就是问题反馈,这个时候有三怕:一怕违法违规项,这个时候是要被处罚或者追责的;二怕重大隐患,一说重大隐患好像企业就不行了,有的时候真是不大的事情,非搞成重大隐患;三怕全盘否定,说企业管理水平低等之类的话,如果要说最好有可以量化的东西,仅仅走马观花和几个隐患否定企业真的不够科学!有时还有些很文学的否定,比如说企业不懂安全生产管理的真谛!谁能说清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真谛是什么?难道需要去西天取经吗?也不怕闪着舌头啊!
检查不要执法不要考核,重在帮扶指导。重在提高风险分析的能力。检查的三怕:一怕违法违规项,二怕重大隐患,三怕全盘否定。这是至今检查走向千人烦万人厌的根本所在,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有的是专家的一时之快,有的是政府的推卸责任,让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公里迟迟不能落地。为什么不能落地,是因为企业或基层劳动者不愿意接受所谓“上级”“专家”的观念。对于“检查的三怕”,企业就抵制你的检查,不会给你真实的材料,给你看到的不是他们实际做的,应付你检查完后,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这往往政府或“上级”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都是这个行业的,靠专业和本事挣钱不丢人,但是,请注意你的吃相!插一个故事:一个国王带着他的孩子散步,碰到一个乞丐,乞丐看到国王很兴奋,连忙行礼,国王也赶紧回礼,他儿子很是不解,问道:您是国王,为什么向一个乞丐行礼!国王说:我是国王,不能还没有一个乞丐有礼貌!作为安全专家的你,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呢?注意一下自己的吃相呢?!
人声鼎沸,争论纷纷,无论是正面的专家,还是受检的企业方,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来自全国各地行业人士的不同“声音”。
说得好,是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检查方式或者模版了,现在好多企业是从心里反感专家的,尤其是同一个东西反复整改现象最为普遍,有时明明按照可查得到的标准或规范做的,专家却说不行,还有另外的标准,让企业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做。希望相关部门能将专家也进行统一培训,告知检查标准、方式等。
这篇文章可能会让一些人不舒服,可是我是赞同的,至少值得相关人员反思一下。我最近两年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想约国内工厂的领导讨论提升项目,得到的答复是:“这一周大家都在迎接检查,根本没时间和你开会,等检查结束了行吗?”,那种如临大敌的感觉如果是多年偶尔有一次倒是也能理解,可是我发现经常是这样?难道刚走的一波专家检查的不行,又派一批专家检查?企业疲于应付,想系统性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常常被打断,这种现象何时能终止,让企业静下心来好好干些事实?在国外工厂这么多年从来没遇到这种情况。别跟我拿国情说事,真理在哪里仍然是真理。
专家要敢说话 更要敢让企业说话 我不说话不等于给你面子 你禁不起反驳就别来 。你还没有牛逼到不容置疑 是人就可能犯错误 有的专家不敢面对自己 不敢面对企业 不许反对 不许提问 不许质疑。郭德纲讲话:这孙子心里没底!
转家有大学教授,机关干部,企业工程师等,有实战经验的并不多,一企一策,就那几个专家怎么能懂百家企业只所需。所以乱说话,乱指点。企业都是自己的,都在用心管理,那里有隐患自己最清楚,每天应付专家心烦意乱,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隐患啊
我也是个安全领域服务人员,我觉得所谓内卷是各种不切实际的要求和走过场,真正科学化的管理那些所谓的专家还真是不懂!这么多年,通过那些所谓的专家不断的检查,把本来是应该包涵统计学,人机工程学,培训程序科学等等的一项管理科学简单异化成了法律合规和现场隐患检查,我知道的好多所谓专家就是执法退休人员,连注册安全工程师证都没有,就四处培训,以讲法规为生!以专家自居!培训时,一页ppt都是自己的职称,当然了,没一个是自己考的!我觉得这行业现状是没有科学,没有细节管理,谈不上内卷,内卷的是那些所谓专家,和各种运动式的检查!
几十年的基层经历,才能写出安全人的心声,专家也是安全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战战兢兢回答专家问题,并不代表回答方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差,而是很小部分贾专家拿着尚方宝剑,带着执法一样态度,一脸严肃提出钻牛角尖的问题就像剥光人的衣服让人无地自容,非常有杀伤力,最后,整改项几十条、百来条甚至几百条,包罗万象,干安全的宝宝本来就苦,一下子给人整到18层地狱,你说,这能算专家吗?其实,大部分专家是专业性很强的大咖,提出的问题也不会拍脑门提出的,而是收集发现的问题经讨论有针对性提出,那是真正的专家,愿真正专家可以俯下身子,接地气下基层指导工作。有中字头协会专家组很赞,一来就摆明态度,是来服务的,非执法检查,可以放下身段与企业交流,提出的问题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你说这样专家组赞不赞。👍
这个写的的太好了!实事求是,认真为企业排忧解难,帮扶,纠错,不是一味打压。企业要的是专家,不是砖家。
个人坚持:专家是服务企业,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凡是只查问题的,一律都是敲诈勒索犯!
有些地方,有些部门,不让人笑,不让人恨也难。当年盐城响水爆炸事故后,盐城多地采取一刀切手段,强令化工企业停产,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要求企业写承诺书说自愿停产,上市公司披露停产原因不得不找理由说是热电厂停车检修,时间长达几年,最后80%以上化企要么关闭,要么搬迁到基础更差,更落后的地方,真正做到了化险为移!
我一直有个疑问“如果专家检查从此缺席了,大家的安全工作会做的更好还是更差?”,请指教?
作为深入企业检查的专家,至少应该有在大型企业基层工作20年的工作经历
所谓专家满天飞,名副其实的有几人?滥竽充数是不争的事实。
这篇文章的确是写了很多所谓的砖家不够专业,企业很难,根本出发点是想让所谓的专家提高自己,不要想当然的自以为,可是看到评论,只能呵呵,不想着提高自己,只看别人对自己的批评
写出了企业心声,我一直劝诫下属,没有10年真不要去表演
为企业办实事,帮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更大问题 向政府部门说实话,不夸大问题不隐瞒事实 力求自我更专业,允许企业对等交流,犯错是科学,一言堂是耍流氓!
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有的专家不是去指导企业提高安全管理,而是把个人意见强加给企业,一线安全管理人员太难了!
我也是安全人,本人也受够了伪专家的评审和检查了!重点是政府监管要求,经常找所谓专家检查,拿着企业的安全制度落实查、安全责任制落实查、风险分析查,不查出个十条八条,专家水平不行;要是查出来的问题多了吧,脸上也挂不住了,不让体现!唉,监管难,专家难,企业更难!当前所谓专家乱象,还应从专家资历、政府监管以及企业本身能力着手解决!不能让专家乱象,乱了企业发展分寸
事实上现在某些拿着尚方宝剑的少数砖家,把风气带偏了。这篇文章可以让每名安全从业者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企业内安全人员往往身不由己!好的专家要用心挖掘问题根原因,能帮助企业尤其是一把手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安全,查出问题不难,能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管理提升才是真本事,才是国家、行业、企业都需要和欢迎的好专家!
真正的有水平,有良知,有深度的专家太少,喜欢吹毛求疵,吃相难看的砖家(上来先拍砖)的比较多,某些砖家自己公司管理一塌糊涂,屁眼全是屎,还喜欢到别家企业指手画脚,贻笑大方。
企业安全做不好是因为有了专家?扯吧!有本事找出根本原因所在啊。企业主要负责人也别卷着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花钱就能解决的事儿,就花钱去解决,何必费心费力的去落实企业主要责任人职责呢。知道钱仅仅就是个数字了,那死伤的员工呢?不要专家了,也不要监督检查了,出了事儿就按照法律法规来,何如?!
安全管理人员(含专家)不能只管杀不管埋,秉承服务理念,结合实际为企业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专家提的意见要有根据。企业安全负责人对专家提的意见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可以提出质疑,可以不整改。国家标准规范就是依据。
法律依据和证据才是根本, 对任何人都一样,对专家也一样,对企业也一样 。凭事实说话,靠依据说话,这是作专家现场检查的根本。此外,别人怎么说,领导怎么说,评价报告怎么写,都不重要。
我是基层安全管理出生,对于该文有不同解读。首先说安全无小事,安全从法规、标准、制度、规定、规范、规程、责任制必须完善,用词要严谨,不能是理工科出生就不严谨,这是大错特错的,出了事故,首先查这些规定是否完善,是否严格执行了,制度不完善,不严谨,没有就要承担领导责任。没有监督到位就要追究管理责任,没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就要承担执行责任。这就什么怀疑的。但是很多企业,制定的制度,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都是为了应付政府安全检查,政府部门委托的安全检查评审大多数第三方,第三方为了钱,又不是认真负责,提问题轻描淡写,关键的安全隐患又提不出来,只能从文字上提问题,第三方人员鱼龙混杂,没有现场知识与经验,提出的问题必然让企业反感。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只要规范上没有的或者自己不知道的就别胡说,啥是专家呢?我一直认为专家就是扯淡的,有些是学中文的,地理的,经济管理的,有了那个不能算东西的证件就是专家了,你问问他们见过几个安全设施,有些甚至连分子式都不会,就敢去检查,可以说胆大包天,为了利益,明都不要了,害人害己,害企业害社会啊,老老实实学本事,没本事就不要去丢人了
指出问题,有理有据,结合现状,帮扶提升,而不是嘚啵嘚
一切工作以实际出发,强化主体责任,强化专业领域员工责任意识,安全工作和专家大多干的事情大多是外行指导内行。安全部门应该叫合法合规部和安全监督部门。
相关部门不改革,专家再改也没用!许多时候带专家来检查的,目的是什么,懂的都懂
现在“专家”都有点泛滥成灾了,只要考个证,摇身一变就成专家了。
作为二十多年精细化工橡胶助剂安全生产的管理者,赞同作者大部分观点。所谓专家就是你在某某方面某某领域比较专,专家到某个企业检查不研究企业的工艺,查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表象,在现场工作的爱动脑筋的工作者才是真正的专家,他会知道哪里最危险。
题目是要“安全专家”不要内卷,实际上是我们的“安全管理官僚化”有极大问题。我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几乎天天都涉及生产安全,但是最大的理念“不适应感”还是回国以后的事情。比如,有的地方竟然下发通知,鼓励企业员工采用“告密”方式抓生产安全,这不是一种破坏企业安全文化的方法吗?企业对上级督查人员内心深处有恐惧和抵抗情绪,这样也不会产生“自驱力”,把安全工作做得更有效。深刻原因究竟是来自何方?
专家队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更有缺乏职业操守者!这种情况是否属于重大隐患?!服务企业,使企业得以提升发展才是正事!
看了又看,这两年深受其害,把不应该企业的主要责任活活“写”成企业的,让那些本该负责任的逍遥在外!这都是那些专家搞出来的
专家着眼于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查了之,反正和自己没关系,经济帐、政治帐没人管也没人算
对于专家检查,可能最让人难受的就是死抠标准了,你无法解释,他也不肯让步。为何会这样?标准是最佳秩序,但有些秩序并不一定就是为了控制风险,或许只是为了让某个条款内容完整,出发点就不是为了控制风险。比如,文章提到"安全标志牌的问题",确实标准规定了一个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等的排列顺序,但企业不这样做,风险就增加了嘛?对照标准,隐患肯定是不合规,但不合规不一定就是隐患。而这样,就会产生专家检查是基于标准还是基于风险的大讨论,甚至基于最佳实践。我觉得应该综合运用,在不涉及红线底线的问题上,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基准,匹配安全需求。回到问题,专家死抠标准为何让人难受?说到底,提出的问题与被查企业的安全需求不匹配。如果专家能做到这样,我挺佩服。
现在的安全工作大部分是应付安全专家的检查,每天忙的焦头烂额。
专家来检查,不查几条问题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安全管理是系统工程,不能以查代管。
我倒觉得这离内卷的事情少,是安全生产专家中的一股歪风邪气。
说的太好了!作为一名基层安全负责人,对于专家的检查问题,我一直从几个监督来对待。一是专家提出的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是理解专家,其实他们也很苦恼,检查不出来问题,害怕别人说他们没水平,检查出来问题,可能无法处理。二是专家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意义,不能引导后续能力提升,而上级以此为依据要处罚,我宁愿先处罚我,让我受点损失不让员工跟着遭殃,如果确实有意义,那就一次罚到心疼。
核心原因是企业没有申诉权,或者说没有实际上的救济手段。
非常认同作者观点,如果是通病,最应该反思是游戏制定者
应该遵守的标准规范还是必须要遵守。国家建立了这些标准就是让企业认真执行。作为专家检查就是按照标准来查,企业没有做到就要认真整改,而不是抱怨专家检查如何如何。
作为18年的老注安和24年的基层安管人员,先给你1万个赞!太到位了!硬核!共鸣!
卷人者也累,被卷者也烦,无内卷不安全,上下齐心,纵横交错,在神州大地,形成一副波澜壮阔的安全生产折腾新局面!
现在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大量精力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合规性材料,反倒把企业安全管理的真正中心现场安全管理给冲淡了很多,带来的是新的隐患
上面列举的某些点滴现象,某部分人提出的问题与专家身份完全不匹配;派工单位是否甄别一下这部分专家的从业经历,不要搞成“文化圈子”找圈中的人。
落实砖家岗位责任制,强化砖家道德行为举止,执行砖家考核制度,如实记录砖家检查记录形成影像资料,对提出的问题隐患进行义务指导,不能达标合格验收的有权拒付服务费。
这篇文章是第二次看到了,文章说出一些企业的心声说出了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事实。那么问题来了,安全监督检查到底是查还是不查?怎么查?谁来查?个人以为还是得查,毕竟企业是给自己做的,在新安法以人为本的大原则下,第三方检查还是有必要的,无论怎么要求怎么管理,对内就像看自己的孩子,永远他们是最漂亮的,永远都是对的。但是第三方会客观的提出问题,而这些之中不一定它100%发生过,但是只要有30%发生过,那么这就是检查的效益,对你的企业是有帮助的,毕竟它是免费的,同时第三方检查出来的问题如果你有标准支撑你也可以用标准说话,不一定要采纳,不敢反驳说明你企业没有标准。对标准的理解没有人家专家深刻,所以所谓每卷是不存在的,是单方面对标准理解广度和深度没人家专家深刻而已,试问有人去检查过三桶油的现场吗?看看人家怼不死你。。因为人家出标准的。。和你用标准的必须不一样,所以当今最主要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对标准的学习,依标自查完善。。打铁还得自身硬!
根源不在专家,但专家提出十几条隐患那是轻轻松松,不能因为专家提出十几条隐患就说明企业安全管理和安管人员不行。干安全的都知道,就看要求怎么查了,让查十几条就能查十几条,让查出50条就能查出50条。
现在有少数所谓专家,下基层到企业检查工作,就爱用自己的那一套观念、理论来做指导,搞得企业无所适从,记得我曾接待个一所谓燃气行业专家,进入气化站时,点名批评我单位没有为来检查的人员预备足够数量的防静电服,并写在了整改内容里面。不由得想请问一下专家,我们企业又怎么知道你们会来多少人呢?你们下企业检查工作是为了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还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好像不挑点问题出来,就体现不出来专家水平一样,这样的风气应该刹刹了。
各方面都存在问题!若真能提出10条以上的意见,说明企业的安全人及责任人也是很大程度上是不合格的!
提的问题要有提升帮助的意义,,而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片面追求查了多少条!!
很多企业被很多“砖家“牵着鼻子走,陷入无序的”混乱“中,甚至会扰乱企业发展的节奏,这样的”砖家“应该是多指导,少指责。多教导,少逼逼。多沟通,少废话
说到点子上了。某些专家还特别喜欢以自己的解读否定别的专家的解读,动不动就我认为…
你做的再好,专家都能给你找出问题,因为要显摆要体现他是专家,甚至同样的一件事几个专家说法都不同,有时候真的让我们企业头痛,前几次还和专家争辩、理论,后来都懒得说了,你说怎么整改就怎么整改,人家是专家嘛说多了是狡辩,给你经济处罚!
先整治专家,再整顿乱作为和铺天盖地检查,刹停安全检查、执法乱像!不然安全人怎么干是白干,瞎干!
因为受限空间和有限空间写错了被考核过,因为作业票中午注明吃饭被要求证明吃饭只用了20分钟证明因为应急通讯对讲机4个被说不够至少6个习惯了,专家来了不给你找点事是不行的我们这有限空间告知牌几乎是来一次换一次
术业有专攻!安全生产部门单位不熟悉业务技术,安全中介公司二把刀,企业负责人不重视乱重视,安全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足都是现在安全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不能光找一个点下手。只能说工作上现在大家都像个无头苍蝇的乱撞,我觉得安全行业需要内卷,现阶段应该所有的从业人员都应该加强学习,卷起来!等真的做到内卷的时候,安全行业就真的做大做强了!安全行业需要大家克服当前的现状,卷起来!等行业都是专家的时候,任何第三方,主管部门的无理要求我们都可以义正言辞的反驳回去!现阶段大家还是放平心态努力学习吧。
说内卷的,谈的情况都没错,都存在,但是可能误解了内卷的含义,能把安全工作做到内卷的程度,那就是真的应了一句话,安全再小心都不为过,这是好事,但是实际上连该有的基本工作都没做到,谈何内卷。我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就拿危险作业安全证l来说,作业人员认为这是耽误时间,多此一举,浪费时间,还有说这是内卷,真是要命啊
自问:有资格用“内卷”这个词吗?内卷和厌倦的差别?
说作业票不合格就过了,很多单位的作业票是有kb88凯时官网登录的版权的,虽然看起来也像是抄的某些著名外企,实施起来走流程,但对于检查人员来说,单票面来说是合格的
能不能请国家队组织专家,编制全国统一的作业票,供全国企业使用,这样权威性高,不容易被专家们挑战。
说得好,是应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检查方式或者模版了,现在好多企业是从心里反感专家的,尤其是同一个东西反复整改现象最为普遍,有时明明按照可查得到的标准或规范做的,专家却说不行,还有另外的标准,让企业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做。希望相关部门能将专家也进行统一培训,告知检查标准、方式等。
常州市应急管理局在6月6日发布的《关于严明安全生产专家工作纪律的提示函》中就提到了上述存在的问题。对此应急管理部门给出的提示是:
1、3次不能胜任相关工作的专家,将按照《办法》中考核制度规定,约谈教育;严重者取消专家资格。
2、专家开展的工作仅为聘用部门和被服务单位提供尊龙最新版的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不具有行政权力。
3、监管部门安排的专家检查、评审费用均由政府部门直接支付,无需企业支付,专家在检查过程中对列明的隐患整改项目必须标明具体文件依据和法规标准条款,且给出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企业如发现专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及时举报。
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企业内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不是不想做好工作,有时确因能力水平所限没做好,确因企业领导不愿投入做不到!好的安全专家在吃透政策、吃透标准、灵活运用的基础上,一企一策,用心挖掘重大隐患成因,能帮助企业尤其是企业一把手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安全、从措施上能真正消除隐患、从管理上能促进企业自我改进、闭环管理。查出一两个隐患问题不难,能帮助企业真正解决深层次问题,进而实现管理提升才是真本事,才是政府、行业、企业都需要和欢迎的好专家!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每名安全从业者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对于检查在安全工作中的份量而言,安全工作不能以查代管,以罚代管。打通安全生产“最后一公里”的提法提了好几年了,为什么迟迟难以落地,未见其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长期处在被检查的状态,没有心思专心搞生产经营,一股脑地想着怎么迎检。到头来,检查的结果是你想要的吗?
对于企业而言,虽然是被检查的对象。优秀的企业是鼓励大家发现问题帮助提升,而不是一门心思在应付检查。企业的发展和提升需要一个体系化的思维来运营和管理,不能仅满足于标准的最低合规。有一个好的体系在运行,无论什么检查不会怕。
对于专家而言,安全检查更重要的是基于风险角度去发现问题,帮助企业发现他们自己找不到的风险。“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重要的是教会企业自主隐患排查的方法,多从隐患排查机制上发现企业的不足。
对于政府而言,“查出问题是初级水平,提出解决办法是中级水平,帮助企业实现提升才是王者水平。” 从安全来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企业既不需要被压迫的运营,而不需要保姆式检查,希望是减少执法检查,多一些帮扶指导。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找茬的“砖家”,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家。